免费咨询热线:

新闻动态
  咨询热线:13810171170

北海市公安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15 21:53:54 作者: 爱游戏官网入口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再上新台阶,38.61%,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1.43%,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规范执法水准不断提升

  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格外的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公安工作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多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法治公安建设重点工作,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组织部署年度重点法治建设任务二十八项,切实将法治建设工作与公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一)推动行政立法工作,完善依法行政制度。牵头完成《北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为我市依法治理养犬乱象提供法律依据,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紧盯执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出台《北海市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试行办法》等6项执法管理制度,加强完善执法管理长效机制。

  (二)优化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举措,提升群众满意指数。构建以“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为基础,以“窗口、企业、生态、旅游”“4项警务”为重点,以“候鸟、田间、秋收、向海”等警务为补充的警务工作体系。全警厚植为民情怀,争做好人好事6762件,挽救群众生命253人,挽回群众财产损失1619.39万元,收到锦旗704面、感谢信161封,让群众在细微小事中感受公安温度,群众安全感98.55%。

  (三)组织并且开展学法述法普法工作。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要求,在年度述职报告中将述法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全警参加学法考试,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全覆盖建立禁毒教育基地,建成158个学校禁毒宣传基地,打造“涠洲无毒害海岛”“禁毒宣传轮”等禁毒宣传品牌,聘任劳义、曹利国、骆宗诗等奥运健儿担任禁毒宣传形象大使,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通过“北公宣”宣传公众号、新浪网站官方微博、“海城警事”微信宣传公众号发布普法宣传信息、短视频100多条。深入企业、社区、校园、农村等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88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2万余份,为群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服务5500多人次,受益群众13000人次。

  (一)全力强化公共安全防控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平安北海建设迈上更高水平。一是强化基层防控机制建设。召开“派出所主防”工作现场会,推行爱所如家“七个一”和早例会等措施,打造“义警+保安”联勤联防和“警格+网格”双格融合警务联动模式,以“主防”改革撬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二是强化“打现案、压发案”机制建设。坚持警情每日研判、每周通报制度,以“精细”调度激发“主动”作为,实现刑事案件整体破案率、传统盗抢骗刑事案件破案率、入室盗窃案破案率、电诈案件破案率等主要打击指标持续提升,刑事总警情、传统盗抢骗警情、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等主要警情持续下降,道路交互与通行亡人事故同比下降10.1%。三是强化大要案打击机制建设。建设运转“1+5”实战中心,侦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网络贩枪案、组织其他人偷越国边境案等多起大要案,得到省部级领导多次批示肯定。

  (二)全力支撑保障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好服务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局。一是全力推进接报案机制改革。对4个县级公安机关接报案中心全面升级改造,临街建设,统一内外观标识,设置标准化功能区。组建专职接报案团队,“一站式”受理群众上门报案,“兜底式”受理群众投诉等业务。建设自助式智能报警终端平台,依托互联网报案小程序,多方式鼓励群众自助式报警。统一提供案件进展查询终端设备,方便群众监督落实公安部“三个当场”要求。群众报案难、立案难问题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助力北海市连续6次在广西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获得第一名。二是全力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打造10个“一窗通办”窗口,履盖一县三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件。推动151项服务事项在“桂警通办”上线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实现线上、线下一套标准、一个平台办理。对68项高频服务业务推行“一窗通办”,让群众从“一事跑多窗”转变为“一窗办多事”。贯彻落实公安部26条便民利企措施,打造企业警长、铁警跑团等护企品牌,护航一批全区全市重点项目落地。三是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侦破五类涉企经济犯罪刑事案件27起,为企业挽回及避免损失3000万元。深化“河长、田长、林长+警长”联动机制,守牢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聚焦关注;涠洲岛分局践行“生态警务”机制,助力涠洲岛荣获年度国际“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擦亮“景中有警”品牌,主动作为参与北海旅游市场秩序治理,强化景区周边乱象整治。四是持续优化道路交互与通行秩序。全市建成21条“绿波带”,中心城区主干路网覆盖率达78%。优化交通信号案例做法成为广西唯一成功入选全国百强的精品案例,交警支队车管所被评定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

  (三)全力推进执法监督机制改革,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一是推行执法监督管理清单化、标准化。积极适应“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制定市县两级公安法制部门执法监督每日、每周、每月必做清单,对警情、案件进行全流程全要素执法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巡查-流转-整改-倒查-复核-结果运用”六位一体的全链条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新生态。2024年执法问题数同比下降96.89%,全区第2少。二是推行执法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充分的发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职能,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月复盘”机制,实时预警、通报民警执法问题。通过表态发言、集体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对责任民警、责任单位做追责问责,倒逼办案民警规范文明执法。2024年有效涉警访呈持续下降态势。三是推行“大阅卷大评查”机制。推行所队领导每周、法制民警每月评查案件机制,将立案2年以上嫌疑犯在案未侦查终结案件、不予立案案件、已撤案案件、未结故意伤害案件、未结敲诈勒索案件、未结寻衅滋事案件等纳入评查范围,整治整改一批应结未结、长期挂案的案件。

  2024年,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少数民警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理性执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个别民警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有待逐步提升,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把握法理情相统一的能力不足。

  2025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公安厅工作部署,纵深推进新警务理念、新技术装备、新管理体系建设应用,更好统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海、法治北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积极推动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坚决防范各类涉稳风险。

  (二)逐步提升平安品质。积极打造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警务新机制,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常态高压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增强群众安全感。

  (三)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多出快出治安户政、道路交互与通行、出入境管理等便民利企服务措施,常态化治理涉企执法问题,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