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4 13:25:43
作者: 半导体设备
未来科学城的建设步伐再度加快。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未来科学城集团日前宣布,两大综合能源工程建设项目正式获得立项核准批复。这一消息令广大关注绿色发展的市民欢欣鼓舞,更为未来的环保事业增添了一把火。
这两大项目分别是沙河高教园四期1#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和昌平区生命科学园三期综合能源中心工程项目。它们的建成不仅会为沙河高教园四期、生命科学园三期提供较为可靠的绿色智慧能源,还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新基础。
沙河高教园四期1#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工程项目位于沙河高教园CP01-0302街区,规划供能服务区域覆盖了广泛的土地,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规划供能面积达到11.03万平方米。这一个项目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开工,并在2025年底完成建设,届时将为包括梧桐星宸社区在内的多栋建筑提供供能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综合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和锅炉等多种技术方法,以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作为主要热源,而燃气锅炉则充当调峰热源。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该项目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热装机占比达62.69%,在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的同时,依靠可再生资源使得供能更加环保。预计在项目建成后,每年将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达1461吨,这一数据无疑是向未来低碳生活迈出的重要一步。
而另一个引人瞩目的综合能源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则位于未来科学城西区,计划占地面积约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19万平方米,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开工,2026年具备正式供能条件。这一项目专为生命科学园三期B、F东地块集中供应冷热能源。
这一中心工程根据区域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条件,致力于打造一个“地热+”的低碳智慧能源系统,充分的利用浅层地热作为核心热源,同时采用电制冷、燃气锅炉来调配和补充热能,确保能效的最大化,预计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热装机占比达到65%。更有意思的是,该项目还将结合AI技术建设智慧能源管控平台,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预计每年碳排放量将减少约5980吨,这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有力承诺。
两大能源项目的推进,标志着未来科学城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是对公司发展的一种扶持,更是引导社会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转变的一种示范。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家对绿色能源的关注也在持续增加。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为我们的地球贡献一份力量。两大项目的开工,无疑为未来科学城描绘了一幅环保蓝图,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信心。
未来科学城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绿色不是单一的口号,而是每个项目、每个建设环节都能被落到实处的实实在在的目标。期待未来,绿色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每一寸土地上绽放出新的生命与希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1381017117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