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2 05:20:54
作者: 产品中心
当时刻的车轮悄然碾过365个日夜,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绽放出震后重生的光荣。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积石山县产生6.2级地震,形成全县5万余户24万余人受灾,117人罹难,23万余间房子受损。
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走进积石山县,看到的是一幅充满生机与期望的重建画卷。新家园、重生活、新期望,从规划图纸上实在而详细地落到了受灾大众眼前。
整齐的小院、豁亮的客厅冬日的暖阳照在马忠礼身上。他惬意地坐在客厅,烧了一壶热水,沏了一杯当地特征茶饮三泡台。
12月12日,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乡民马忠礼在家中喝茶。(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68岁的马忠礼是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乡民。一年前,地震摧毁了他的房子。“若不是党和政府的协助,悉数不会这么快好起来。”说起这些,他眼泛泪光,“国家补助7.5万元,加上5万元的贴息贷款,家里再凑了些钱,震塌的房子用了不到8个月就建起来了。”
马忠礼的新家里,客厅和卧室均装有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淋浴房、冲水马桶等设备一应俱全,客厅里几盆绣球花一簇簇开得正艳。
“房子建起来了,日子就要好起来了。”儿媳马尕舍将屋里屋外拾掇得一干二净,还给院中的两棵树修剪了枝丫,贴上了保温布条,等候春天发新芽。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马强介绍,大河村是地震受损最严峻的村落之一,5200间房子坍毁和损毁。全村有372户旧址重建,361户修理加固,72户挑选了平房和高楼等会集安顿方法。
扫去阴霾的震区重获重生,“家”的簇新容貌愈来愈明晰。12月的一场大雪,让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会集安顿点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
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走进陈玉兰家中,记者看到,亮堂堂的客厅里摆放着电视机、电冰箱等家具,明丽的阳光透过锃亮的窗户洒落到客厅,为房间增添了几分温馨。73岁的陈玉兰穿戴薄毛衣拾掇房子。
12月12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会集安顿点,乡民陈玉兰在拾掇房子。(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咱们11月就搬到了会集安顿点。新房得勤清扫,看起来洁净整齐,心里才觉得适意。”陈玉兰说,高楼选用会集供暖,室内挨近20摄氏度。
记者在大河家镇四堡子村会集安顿点看到,一排排二层小院顺次排开,家家户户装上了洁净快捷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晚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备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临夏州政府介绍,通过8个多月的轮班作业、昼夜施工,全州9.15万户大众的房子得到修理加固,1.05万户大众旧址重建住宅并建成入住,14个会集安顿点1.04万套住宅悉数到达入住条件。临夏州政协副主席、积石山县委书记马晓璐介绍,积石山县同步建成城南、城西、大河家3个热源厂,装置“煤改电”清洁动力取暖设备,路、水、电、暖、网完成“五通五稳”。
两个月前,石塬镇石塬村乡民柴永忠一家搬进了旧址重建的新房。49岁的柴永忠原本是村里饲养大户,地震把家中羊圈震塌了,重建新房又花掉了多半积储。
今年以来,针对积石山县农业特征工业高质量开展基础薄弱的现状及地震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当地拟定了一揽子促农增收方针,对牛羊等饲养工业和中药材等栽培工业进行奖补,其间对受灾饲养圈舍修理改造,采纳先建后补方法,加速扩群补栏,调集农户开展牛羊工业的积极性。
得知音讯后,柴永忠在新居旁修建了面积95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得到3.3万元的奖补资金。“依照方针,后续再买牛羊也有奖补资金,一步一步来,下一年开春后再买多些羊,日子就回到正轨上了。”柴永忠说。
12月13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乡民马芬莲在温室大棚中采摘黄瓜。(新华社记者 李梓潇 摄)
走进关家川乡何家村会集安顿点,70多座新建的钢架大棚散布在郊野中,人们正在棚内繁忙,第一批采摘的西葫芦、黄瓜、甜瓜等果蔬连续上市。
“近期每天都有30多名邻近的住户前来务工,大部分是受灾大众,每人每天能挣100元。等他们把握栽培技术后,就能请求承揽大棚。”大棚负责人张通彪介绍。
现在,行走在积石山的城镇村落、田间地头,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派繁忙的现象,衡量忙着打扮新家、忙着谋划未来
一年、四季、365天各方热流会聚成河,在这片土地上发明了一个又一个重建的奇观。积石山正逐渐脱节地震的阴霾,向着更夸姣的明日跨进。
1381017117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