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3 11:59:14
作者: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中,西海岸新区明确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在打造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引领区上实现新突破。
2023年,新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低碳作为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关键工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低碳、文明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2023年,新区全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项目2400余个,列全市第一。继续实施裸土清理整治行动,完成清理整治1000余处,城市建成区内土地面积同比减少5.9平方公里、同比下降36.9%,进一步巩固重污染天气清零成果。深入实施“湾长制”,建立“海上环卫”“湾长+河长”“湾长+检察长”等工作联动机制,持续巩固全国美丽海湾创建成果。完成60个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程,建成全区智慧监管平台,将全区243个处理站和424个收集池纳入智慧监管。
作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新区坚持先行先试,印发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制定《项目认定规范(试行)》《金融机构支持气候投融资项目的具体措施(试行)》,将51个项目纳入《青岛西海岸新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动3家银行在新区设立银行绿色金融专营事业部,带动全区250家金融机构为促进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围绕碳市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和生态农业等领域创新绿色金融理财产品。组织召开气候投融资“政金企”对接会、“一对一”座谈交流会,为银行和企业搭建沟通渠道。山东省首单附带“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的绿色贷款落地新区。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关键环节。西海岸新区积极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深化能源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规划建设青岛市氢能产业园(西海岸新区),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正式揭牌。全区投入运行130辆氢能源公交车,完成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30.88万千瓦。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刘树杰是琅琊镇的一名渔民。每次出海的时候,他都会将从海里打捞上来的废旧塑料、渔网等海洋垃圾带回岸上进行回收;不出海的时候,他还会组织“渔哥”“渔嫂”们对海岸线进行巡护,清理海洋垃圾。
对于渔民而言,大海就是他们的“田地”。“废旧塑料、浮漂等海洋垃圾不仅会污染海洋生态,还会影响鱼类甚至人类的健康。”刘树杰告诉记者。
如此关注海洋生态的刘树杰,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西海岸新区蓝湾生态环境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该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现有成员80余名,是全国首个由渔民自发组成的民间海洋环保组织。成员中的大多数都是渔民出身,他们带头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知识,用实际行动呵护海洋生态。
近几年,刘树杰带领“蓝湾卫士”们常态化开展净滩净湾净港行动,驱离非法捕捞渔船300多艘,清理海洋塑料垃圾一万多公斤,培训渔民300多名,带动更多的渔民参与到海洋生态保护行动中来。
2023年6月,刘树杰在琅琊台附近海域发现一块长度近3海里、宽度近1海里的海草床。据附近渔民介绍,他们已十多年没见过这么大面积的海草床了。
海草床被称为“海洋之肺”,是海洋生物的乐园。“这片海草床不仅有大的海草,并且还有很多幼苗,证明整片海草床进入了良性循环。”刘树杰说,这跟近几年海岸线的治理有很大关系,水质不断的提高,是海草能不断繁密茂盛的主要原因。
刘树杰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海马卫士”。2018年10月,他发现在琅琊海域有大面积的野生海马扎堆生长,生存状况良好。随后,他召集60多名渔民自发成立了“海马珍稀物种保育站”。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龙科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每隔一段时间,刘树杰就组织志愿者学习海马保育知识,驾船查看海马生长状况,商讨海马保育方法。其中,38名志愿者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授予“保育先锋”,成为自觉担当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示范者。
刘树杰和记者说:“等我老了,走在海边,看着美丽海湾,看着夕阳西下,想到年轻时做过这样一番保护海洋的事业,感觉一切都值得。”
进入冬季以来,灵山岛保护区生态环境办工作人员刘洋经常到岛上的居民家中走访,了解居民家中新安装的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使用情况。
往年,岛内居民冬日取暖只能依靠烧煤,不仅成本高、污染高,还存在安全风险隐患。2020年以来,灵山岛保护区管委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对灵山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即通过安装空气源热泵热风机,逐步淘汰燃煤取暖。2023年,岛内455户居民全部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实现灵山岛清洁取暖全覆盖,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为海岛居民送来了冬日温暖。
起初,不少居民都有顾虑,担心用了新设备后“取暖费用高、温度不达标、后期维修难”。为打消大家的顾虑,刘洋带着样机常驻灵山岛,一有时间就为岛上居民讲解“煤改电”的好处,引导大家积极进行清洁取暖改造。
滕彦芳是最早一批完成“煤改电”的岛上居民。“最开始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安装了新机器以后,家里的温度比烧煤的时候还高,电费一个月只需一两百元,还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一氧化碳中毒。”滕彦芳说。
听说滕彦芳家安装了“煤改电”采暖设备,左邻右舍经常上门咨询,亲身感受这种新型取暖方式。在刘洋的宣传科普和滕彦芳的影响带动下,灵山岛居民陆续接受了“煤改电”。
“灵山岛有居民455户,若按照1吨标准煤燃烧产生2.46吨二氧化碳、每户使用1.2吨计算,455户居民一个采暖季就能产生1300余吨二氧化碳,如果采用清洁取暖,将直接减排50%,而且没有燃烧粉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将实现双赢。”刘洋和记者说,他总结出了清洁取暖的三笔“账”:比烧煤取暖费用更低的“经济账”;精准控温、无隐患的“安全账”;能减少50%碳排放的“生态账”。“这完全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既能让大家得实惠,还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刘洋说。
用上清洁取暖设备后,居民取暖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屋子暖和了,房子干净亮堂了,大家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1381017117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