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7 14:35:58
作者: 工业冷水机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热泵式污泥干化的术语和定义、通用要求、干化工艺评定、试验方法、干化效果评定、包装、贮存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运用低温热泵技术对污泥进行干化。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208外壳防护等级GB5085.7危险废物鉴定判别标准通则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4095农产品干燥技术术语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普通工业固态废料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2348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JB/T9061组合冷库术语和定义GB5085.7、GB/T14095和GB/T2348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污泥干化sludgedrying通过污泥与热媒之间的传热作用,去除经机械脱水后的污泥中的水分的过程。3.2低温干化lowtemperaturedrying在整个污泥干化过程中,干化介质与化污泥的温度均低于100的干化。3.3高温干化hightemperaturedrying在整个污泥干化过程中,干化介质与化污泥的温度均不低于100的干化。3.4干化介质dryingmedium在污泥干化系统中,循环传递热量给污泥,促使污泥干化,并从污泥中携出水份的气体。通常用空气。通用要求4.1污泥要求4.1.1经脱水后的污泥,6PH9。4.1.2当脱水后的污泥PH6或PH9时,需对相关结构作特殊防腐处理。4.1.3散沙状、稀糊状污泥需经处理成板块状或颗粒状。4.1.4污泥干化过程中有可燃性气体溢出的污泥,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确保可燃气体浓度在10%LEL以下。可燃气体的10%LEL作为警告值,20%LEL作为危险警报值。4.2结构和材料4.2.1低温热泵式污泥干化装置应包括箱体、热交换系统、干燥介质循环系统、电气控制管理系统、污泥进出料系统等整体的结构。热交换系统应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全热交换器、冷凝器、干燥器、膨胀阀等组件。干燥介质循环系统应包括风机及过滤系统。4.2.2连续式干燥机网带表面应使用不易沾污泥的材质,两边设挡泥装置。4.2.3序批式干燥机的污泥料箱应便于叉车叉出,便于卸泥,且使空气易于从污泥间隙穿过。4.2.4易腐蚀及易磨损部件应选用304不锈钢材料,保温材料选用PU聚氨酯。4.2.5采用普通金属材料的零部件,钢材应先经充分除锈处理,表面涂覆防腐油漆。4.2.6应确保设备绝热性能好。隔热层应无毒无异味且有阻燃性能,在正常工作时表面不应有凝露现象。4.3箱体4.3.1箱体尺寸、规格应满足干化能力的要求。4.3.2箱体电气、性能应符合JB/T9061组合冷库的要求。4.3.3箱体应做好防腐蚀、防泄漏处理。4.3.4箱体要设置密封结构、开关门及活动检查口,要设置密封条。密封条的材质尽可能选用耐腐蚀等级高的材质。4.4热交换系统4.4.1热交换系统中,热泵系统的性能参数和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设备布局应合理、紧凑。4.4.2热泵系统及管道、压力表、阀门等应完好无损,排列整齐,安装牢固。管道应焊接良好,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4.4.3宜使用R134a环保冷媒作为制冷剂,以获得良好的热工性能,减轻冷媒泄漏对环境的影响。4.4.4对制冷剂管路进行高压氮气吹扫,并充入氮气进行保压,确保管路没有泄露。4.4.5充注制冷剂前,对制冷剂管路抽真空,制冷剂充注时,应根据热泵系统的设计值,采取了专用的制冷剂称量设备,对充注的制冷剂进行仔细称重并达到规定量。4.4.6抽出的制冷剂只能注入经检查合格的储液罐内,除了允许少量泄漏,不凝性气体的排放,放油或其他偶然发生排出制冷剂外,不得排入大气或下水道,河流,湖泊等地。4.4.7换热系统中的全热交换器,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应可以全部取出,便于更换和检查。4.4.8制冷系统的安全防护应符合有关制冷设施安全规范要求。4.4.9保持通风,以防止意外泄漏而发生窒息或爆炸危险。4.4.10外冷凝器的散热宜选用风冷散热。当外冷凝器散热量大时,可选用小型冷却塔散热。4.5干燥介质循环系统4.5.1宜使用离心式风机驱动循环。4.5.2应设置除尘过滤器,过滤器的过滤能力达到F级及以上。4.5.3过滤器内的滤材,应便于更换。4.6电气控制管理系统4.6.1宜采用PLC+触摸屏智能控制或单片机专用控制板+触摸屏只能控制。必要时,可实现远程集中控制。4.6.2控制管理系统的二次回路,应使用DC直流、小于24V电压的电源控制。4.6.3全自动运行。4.6.4自动调节出料含水率。4.6.5动力系统应满足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不得使用国家淘汰能效等级的电机及压缩机。4.6.6传送、进料电机均采用变频无级调速。变频器的电源输入及输出端应加滤波器。4.6.7电气设备应符合相应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设备及元器件应调整准确,动作应安全可靠。4.6.8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应符合电气安全规程的规定,设备应排布合理,各指示仪表、开关、按钮等应整齐、牢固。4.6.9设备的结构和外壳应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在正常使用的工作状态下,应能防止人与带电部分的意外接触。4.6.10对需要检查、调节、操作或维护的电气设备和控制元件,应集中安装在具有规定防护等级的电气控制箱内,控制箱的防护要求按GB4208的分类,应不低于IP22,并有接地保护。4.6.11设备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Ω。4.6.12内部布线槽应平滑无锐边。布线应加以保护,不应接触毛刺,换热器翅片等,以免损坏布线绝缘。接线应接触良好,保证足够的接触面积。4.6.13电气设备应具备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以保证其在预期使用环境中可以正确运行。4.6.14内部电机应有较高的防水等级,可在恶劣的工况下正常工作。4.6.15电气设备应能在标称电压的90%-105%内正常工作。4.7污泥进出料系统4.7.1进料系统根据脱水后的污泥形态和含水率,采用切条机或者颗粒成型机。4.7.2污泥盛放采用带式网链隧道式多层分布,驱动装置应采用减速机,并配用变频器驱动减速机电机。4.7.3出料系统使用皮带输送机或者螺旋输送机输出到污泥收纳装置。4.7.4箱式污泥干化机的污泥料箱,应便于使用叉车运送进出干化机器,应便于污泥卸料。底部应有通风孔,通风孔应均匀分布,便于干化介质穿过箱体内的污泥内。4.8干化工艺4.8.1出风温度不宜超过80,回风温度不宜低于45。4.8.2 回风湿度可根据污泥干化的目标设定。一般设置10%的回风湿度作为干化机停止的目标值。 4.9 功能要求 4.9.1 热泵系统应具有高压、低压保护功能。 4.9.2 压缩机应具有伴热带,防止压缩机温度过低损坏。 4.9.3 热泵系统应具有排气温度高温保护,吸气系统低温保护功能。 4.9.4 压缩机应具有超温保护功能,超过设定的保护温度,压缩机停止运行,温度降低后方可继续开启。 4.9.5 应具有干燥介质高温保护功能。 4.10 性能指标 4.10.1设备运转实测功率、制热量、风量不应小于名义值的95%。 4.10.2 设备正常运行噪声不得高于85dB。 4.10.3 干化机除水效率SMER1.5kg 4.10.4冷凝水排水顺畅,一般的情况下,不应浑浊夹带大量污泥沉渣。 4.10.5 干化后的污泥含水率<30%。 4.11 安全要求 4.11.1 安全设计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必要时,应使用户得到满足的特定作业环境要求。 4.11.2 对于过电流、过载或其他参数(如压力,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应设置过电流、过载保护器 或者各种控制器等安全保护的方法,这些保护的方法应设置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机过载保护、传感器故障保护、 高低压保护、高低温保护、相序保护和排气保护等,确保重要设备的安全。 4.11.3 应设置急停装置,置于明显且易于识别和操作的位置。 4.11.4 压缩机应有防振动的措施或在固定时装有防振弹性垫圈。 4.11.5 设备正常运行时禁止开门。 4.11.6 设备在正常使用或维修期间,不应有能对用户产生危险的粗糙或锐利的棱边和外露的尖端。 4.11.7 设备周围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动火管理规定。 4.11.8 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4.12 环保要求 4.12.1 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应符合GB16297 要求。 4.12.2 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应符合GB14554 要求。 4.12.3 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符合GB 8978 要求。 4.12.4 应安装除尘装置。 4.12.5 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应符合干化前污泥执行的标准要求。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GB 18597 的要求做收集、贮存、运输,并交由有资质单位做处理;属于一般固态废料的,应符合GB 18599 的要求。 试验方法5.1 制冷剂密封性能测试:热泵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量下,不允许出现泄露,48 小时静置,在气 温相同条件下,制冷剂高低压压力表不得下降。 5.2 运转试验:设备在室温条件下空载运行,测量其电流电压,输入功率,检查安全保护设施的灵敏 度和可靠性,检查温度、电器等控制元件的动作是不是正常,热泵系统的压力、温度、蒸发器、冷凝器的 温度是不是正常,压缩机运行震动是否平稳,运行噪音等是不是正常。 5.3 在设备空载、未装入污泥的情况下,在额定频率和电压下,用分贝仪测量设备周围噪声。 5.4 污泥含水率测试:将污泥取样放入快速水分测定仪,按时间记录失水率,直至含水率不再变化。 干化效果评定6.1 使用卤素快速水份测定仪,测定污泥的含水率。 6.2 将烘干前的湿泥和烘干后的干泥分别称重,测出失水率,即减重率,评价干化效果。 6.3 除水性能分析,引入SMER 除水效率评价指标,即除水1kg 所消耗的电能kW。 低温热泵污泥干化 包装、贮存与运输7.1 设备需在显著位置设置永久性铭牌,铭牌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铭牌应标示制造商的名称, 产品型号和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产品出厂编号,制造年月。 7.2 包装前应进行清洁处理,各部分应清洁干燥,易锈部件应涂防锈剂。包装箱内应附产品合格证, 产品安装和使用说明书和装箱单,这些纸质文件需做防潮密封。 7.3 运送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雨雪淋袭。 7.4 设备存放的环境应尽可能保持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
13810171170(同微信)